雖然,其間一度發不出薪水,也有請不到員工、資金不濟的困境,但因認清自己的目標,堅持與專注,台灣歐舒丹近三年來的營運如倒吃甘蔗,每年至少以50%的速度成長,去年5億元左右的業績,較前年成長六成以上,今年更上看7億元。經過九年耕耘,歐舒丹已有約5萬位會員,經常回流的有3.5萬人。
設據點 邁大步
台灣的好成績,連歐舒丹法國總公司都看在眼裡,今年起入股台灣歐舒丹,台、法各持股50%。雙方更攜手到大陸展店,將先在北京國貿中心開店。有了法國總部的支持,穩紮穩打的歐舒丹,今年要邁開大步,至少要再增加十個據點,朝40個點邁進,為迎接明年的十周年,複合式的新概念旗鑑店也將誕生。
陸雨廷算是台灣百貨業老兵,退伍後即進入籌備開幕的統領百貨,從樓面管理做起,從日籍主管身上學到不經驗。接著先後在明曜百貨、錩洲皮鞋歷練,雖然可以獨當一面,有不錯表現,但為了學更多、也為了自我挑戰,他找了夏姿服飾負責人王元宏合開居家通路「My Room」。
一次,他到紐約看展,順便參觀居家用品店,看到來自法國普羅旺斯的香氛保養品牌歐舒丹(L'OCCITANE)專區,就買了沐浴精回旅館試用。
嗅覺之於人,可說是僅次於視覺最直接、也最難抗拒的。陸雨廷笑說,「以前洗澡頂多為了清潔,快速交差了事,那次卻洗了半小時。」水蒸氣中散發的清香味引發他與歐舒丹的不解之緣。直到現在,他還是用自家檀香產品洗澡。
當時台灣居家產業仍不成熟,陸雨廷引進歐舒丹產品銷售一陣子之後,就發現,在資源、人力有限的情況下,必須在這二個產品領域之間做個抉擇。
經過與王元宏開會,大約半小時,他們倆就決定各賠了七、八百萬元收掉My Room,籌足了3,000萬元,專心發展歐舒丹。王宏元負責財務面,他則負責經營。後來海霸王董事長莊陳量也加入。
不過,當時歐舒丹只有一家店,每月營業額才20萬元左右,創業第二年,他甚至一度發不出員工薪水。向來不求人的他,開著當時的破貨車,把手中的貨全搬上車環島,沿路請一些開委託行的朋友買貨變現。不到一周就湊到70多萬元,解決一個月20多萬元員工薪水開銷的燃眉之急。
愛冒險 不服輸
射手座愛好冒險、不服輸的性格,在他身上完全展現。陸雨廷說,當時BODY SHOP等品牌在台灣已發展得不錯,但他認為歐舒丹的產品不輸競爭者,因此從未想過放棄。「投降很容易,但要有第二次機會就很難了。」
代理生意,看似容易,早期資本也不大,但要持盛不衰,不容易,更難的是,做太好,怕代理權被收回,台灣歐舒丹能吸引法國總部投資,憑藉的仍是持久力與爆發力,以及陸雨廷多年在百貨業對商圈和據點的掌握。
歐舒丹的百貨專櫃和直營門市相當平均,業績也很穩定,陸雨廷認為,據點多沒有用,最重要是能賺錢,台中新光三越的專櫃長期是樓面冠軍,位於台北忠孝東路四段的門市,小小十坪店面,每月業績都做到2,000多萬元。
專注本業 不盲目投資
陸雨廷不怕冒險,但堅持專注本業,不過度擴張。看到幾個因為投資錯誤,導致事業如骨牌全盤倒的案例,更讓他警惕自己得步步為營,深怕下錯一步棋。他說,追求成長之路沒有止息,但築夢仍須踏實。
厚植實力多年之後,歐舒丹明年將跨出一大步,考慮參考紐約歐舒丹蘇活店,把芳香產品及該品牌創辦人的橄欖油事業結合在一起,開一間複合式旗艦店。也考慮投入SPA產業。
不過,陸雨廷強調,一旦跨入新事業領域,一定得成立獨立公司,由專業團隊負責運作,自負盈虧,才能創造較佳效率,如此也不易發生商場上常見的子公司拖垮母公司財務的情況。
他強調,「投資事業就是有多少能力做多少事,而非一下子就要占有多少市場。」對中小企業來說,無法像大財團取得銀行大筆資金,就得就好好運用手頭上既有的資源,其中包括資金與人才。「千萬不要以為自己很神,就盲目投資、擴張事業版圖。」
【經濟日報/記者陳怡君報導/20050607】